24小時服務熱線:
0744-8281162
欄目分類
資訊動態
0744-8281162
朱元璋在與群雄爭霸天下之初,一直謹記著儒士朱升的建議:“廣積糧,高筑墻,緩稱王”。即使打敗了主要勁敵陳友諒,他亦只稱吳王。待到打敗張士誠并北定中原之后,才在金陵鄭重宣告登基稱帝。朱元璋坐上天子龍椅時,天下尚未完全掌控。新征服的許多地方還在不斷叛亂,蜀地還有夏國政權與之并存。一日早朝后,他將軍師劉基留下詢問道:“朕欲掃滅夏國,以便早日實現天下一統,但不知現時進兵是否合適?”
劉基道:“陳友諒,張士誠都已掃除,消滅明玉珍盤踞之夏國已不難矣,但為穩妥起見,臣有兩策可供我皇參考?!?/p>
朱元璋道:“哪兩策?”
劉基回道:“一是調兵遣將,集聚人馬,打造戰船。準備從三峽順水路而上,直接進攻重慶。一是布兵到湖南、湖北及廣西的蠻夷之地,用武力征服反叛的蠻民,防止各土司與明玉珍的夏國相勾聯,以便大軍進兵蜀地時無后顧之憂?!?span style="text-indent: 2em;">
朱元璋:“嗯,你說的這兩策可以參考,近日,有御使巡視廣西回來,說廣西黃岑之亂尚未平息,為此向朕呈奏了《平蠻六策》,其要旨就在用兵征服蠻夷,認為可以立威。不過,依朕看來,對于蠻夷之民,不能只立威不立德,還應注意施惠感化其心,只有威德并行,才能駕馭蠻民?!?/p>
劉基:“我主英明!所謂畏威懷德,古稱善政。若能照此去做,蠻吏之地何患之有?”
朱元璋:“朕已決定采納你的二項建議,欲派湯和為征西將軍、廖永忠副之,讓二人作進兵蜀地的準備,至于對湘川一帶的土司蠻民,朕將召來楊璟,讓他速作應變準備!”
劉基:“皇上多謀善斷,如此安排甚好?!?/p>
第二天,朱元璋果然傳令召見楊璟。住在武漢的楊璟接到詔令后,立刻乘快船趕到金陵,在金鑾殿參見了皇上。
行禮如儀后,朱元璋問道:“朕聞湖廣土司蠻吏,不易駕馭,爾上任后治理如何?”
楊璟回道:“啟稟陛下,臣率大兵沿澧水到過石門的三江口,湘鄂邊界的土司大都已望風歸附。但土司蠻吏性多獷頑,徹底征服,尚需時日?!?/p>
朱元璋:“湘鄂邊境與蜀地相鄰,朕欲派湯和領大軍西征明玉珍,爾應密切配合,注意蠻吏動向,勿使土司反叛?!?/p>
楊璟道:“臣率重兵深入慈利、大庸,擬在大庸設立永定衛,將慈利州撤銷,另在渫水中上游設添平所,在澧水中上游設安福所,在溇水中上游設麻寮所,以便加強對湖廣土司蠻吏的監控?!?/p>
朱元璋:“在土司變蠻吏之地,增設衛所可行,但撤州改號,爾要謹慎行事,勿使土司蠻民激憤生變。只有恩威并用,多施仁政,才能感化蠻民,爾宜切記?!?/p>
楊璟:“臣遵旨!”說罷,即告辭而出。
回到武漢,楊璟又到江夏侯周德興的府中進行了一番商議,決定派兵一萬,準備進占慈利。同時寫就一書,交由驛使送往慈利安撫使幕府,欲將覃垕與夏克武安排進省任職。
驛使快馬加鞭,三日后將書函送至慈利安撫使衙門內。覃垕接函一讀,只見其書略云:“接戶部兵部指令,慈利將撤州改縣,原土司職衙一并取消,安撫使覃垕擬升任湖廣理問,副安撫使夏克武擬任中書,二位能否到職,請即回復?!?/p>
覃垕看罷信,立刻將夏克武找來商議道:“楊璟來函欲調你我進省任職,你看是否答允?”
夏克武將那信反復看了看道:“慈利撤州設縣,安撫司也不存在了,我想聽從調任,可以答允?!?/p>
覃垕:“你若愿去,我不阻攔;但我已決定不去赴任?!?/p>
夏克武:“你為何不去?”
覃垕:“我不愿屈服于朱元璋的逼壓。朝廷撤州改縣,取消我處安撫司,實際上是要搶占田土,逼土民上山,將我們二人安排進省,也只是一時的權宜之計?!?/p>
夏克武:“這個我早已料到。但現在大勢所趨,不去也不好?!?/p>
覃垕道:“要去,你可以去。我是不會去當那理問之官,這個職是斷事執法的,對走投無路逼上梁山之類的反叛蠻民,還會執刑殺戮。那樣豈不是會傷天害理?孔夫子都講過無求生以害義,有殺身以成仁。我不能為自己欲求生而去害義。所以我決定回茅崗去,或隱居深山,待機而起?!?/p>
夏克武:“你要回去,我不勸你。但以后的事,現在難料。我們也只有走著瞧了?!?/p>
覃垕:“咱們都好自為之!”
兩人說畢,彼此也不再爭論,便分了手。
當日夜里,覃垕將自己的決定又給全家人說了。妻子及兩個兒子都表示理解,愿意回到茅崗去居住。但兩個女兒和女婿卻感到十分惋惜。女婿朱思濟勸他道:“如今天下已被大明王朝統一,岳父何不答允楊璟封任,在省城當個三品理問,勝似回茅崗去種田土?!?/p>
覃垕道:“人各有志。我若去當理問之官,眛心執法(斷刑),只會為自己求生而害義,此所君子不齒,后人唾棄也。此事我意已決,爾不必多加勸阻?!?/p>
朱思濟道:“岳父既然志意已決,那我也只好帶素娥、繁英轉回家鄉去隱居,我是不去茅崗的?!?/p>
原來,朱思濟的老家在慈利九都溪金巖山。先祖乃南宋進士朱奎。朱家由于世代書香,因襲到朱思濟時,也讀了不少書,但是碰上世道大亂,朱家已潦倒不堪。三十歲時,朱思濟還是光棍一個。后來,覃垕當了慈利安撫使,經人推薦,朱思濟到了覃垕的幕府當掌書記。由于朱思濟善于察言觀色,又能說會寫,漸漸得到覃垕的賞識,于是將自己的大女兒素娥許配給了他為妻,一年后,素娥生下一子,其妹繁英幫姐姐照料孩子。其時繁英剛生產不久,身體虛弱,朱思濟久未與其同房,一時欲火難耐,見姨妹子長得比姐姐還漂亮,便百般在姨妹前獻殷勤。一天,妻子帶孩子到鄰居家吃喜酒去了半日,家中一時無人,朱思濟一把抱住繁英就親道:“我的好姨妹,你也嫁給我吧!我要娶你!”
繁英吃驚地道:“你怎么能娶我兩姐妹?”
朱思濟道:“怎么不能?你沒聽有首山歌唱得好,打鐵要用兩把錘,娶妻要娶兩姐妹。打壞大錘有小錘,姐姐去了有妹妹?!?/p>
繁英經不住挑逗,又見這朱思濟才學出眾,乃半推半就說:“我怕……,姐姐要是不允哩?”
“你怕什么,有我哩,你姐還不是聽我的?!敝焖紳f罷,就解脫掉繁英衣褲,將她抱上床奸污了。
此后,二人暗中相戀,不久被素娥發覺,但因生米已煮成熟飯,姐姐寬容了妹妹,覃垕夫婦也無可奈何,只得將兩女都嫁給了朱思濟為妻。
覃垕夫婦共生有兩兒兩女,當安撫使時,他們全家還能顧在一起,現在要回茅崗了,女兒自然要隨女婿回去。覃垕也就回女婿道:“你們回金巖吧,種好田土,能夠自食其力也就行了?!?/p>
與家人商談后,覃垕便提筆給楊璟復了一信,表明自己“不諳大明法律,難任職守,故此退辭,準備歸老山林,以骸骨?!睂懏?,即封函交由驛使帶去了武昌。
過了數日,覃垕處理完司事,便帶著家人和若干隨從坐上烏篷船,直向澧水上游兩百里開外的故鄉茅崗寨駛去。